Categories
公民社會沙龍

公民社會沙龍系列公開講座——土壤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The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is actively promoting attention to soil health. France also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farming transformation and agricultural land conserv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global warming crisis at the 2015 Paris Climate Summit.

What is the serious crisis facing the soil? Half of the world’s soil is already degraded,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endangers food production, but also affects the soil’s ability to regulate climate, circulate fresh water and maintain biodiversity. Soil may be inconspicuous, bu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We invited a local organization “The Mushroom Initiative” to explain the crisis that soil is facing, the causes of land degradation, what makes a healthy soil, and how we can restore the soil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natural system to cope with the climate crisis.

Founded in 2008, the Mushroom Initiative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at practices soil conservation in Tai Po farms, actively promotes land restoration, shares soil knowledge, promotes concern for soil health, 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spreads the concept of coexistence with nature.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正積極推動國際社會關注土壤健康,法國也於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上強調農耕轉型和農地保育的重要,以應對全球升温的危機。 

那土壤正面臨怎樣的嚴峻危機?全球一半的土地已經退化,除了令農地生產力下降,危害糧食生產,也會影響土壤調節氣候、淡水循環、維持生物多樣性等功能。土壤或不起眼,但對我們卻十分重要。

我們邀請了本地團體「菇菌圓」,為大家講解土壤正面臨的危機,土地退化的成因,並解釋怎樣才是健康的土壤,我們又可以如何修復土壤,善用自然的系統應對氣候危機。 
 
菇菌圓於2008年成立,為非牟利機構,於大埔農場實踐潤澤土壤的耕種方式,積極推動復育土地的工作,並致力分享土壤知識,宣揚關注土壤健康,以積極態度回應環境問題,傳播與自然共存的理念。 

(立即登記 Register Now:http://shorturl.at/acsuI

Date 日期:

3/3/2021

Time 時間:

15:30-1730

Guest speaker 嘉賓:

何敏芝(菇菌圓項目經理 Project Manager, the Mushroom Initiative)

Form 活動形式:

Online Seminar(Google Meet), link will be received after registration
網上講座(Google Meet)登記完成後將收到網上直播連結

Language 語言:

Cantonese
廣東話

Host 主辦機構:

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Studies,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cknowledgement 鳴謝:

The Mushroom Initiative
CUHK library

Categories
公民社會沙龍

2021公民社會沙龍第二回: 人間佛教與社會科學的交會

主辦單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創新研究中心
活動日期:五月二十日(星期四)
活動時間:12:30-14:00
活動平台:Zoom
講者分享語言:普通話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1Z9wuQwd1ooZoSKC6

活動介紹

提起佛教修行,可能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隱居避靜、不問世事。然而,佛教有四萬八千法門,當中有一派卻是主張社會參與、入世修行的人間佛教。這一派的修行者不但會介入現世的不公,也會檢視佛教傳統中可議之處。

這一次的沙龍,我們請來了韓鈴老師及李鎮邦老師從社會科學的觀點探討人間佛教與環境的關係。也會從環境保護、性別正義 (重新檢視跟廢除八敬法)、動物保護等角度分享人間佛教的主張和實踐。

活動將於佛誕假日後一天進行,希望能與大家共享這一份緣份。

講者介紹

韓鈴是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助理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社會學博士,史坦福大學慈善與社會創新中心博士後,並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亞洲社會企業與慈善事業中心研究員,在社區跟性別機構工作過。研究興趣為性別與科技對社會參與的介入,情感治理與社會福利,性別與社會創新的交織性。斯坦福全球城市公民生活研究實驗室(Civic Life of Cities Lab)新加坡項目的共同主持人,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中文版學術編委,目前正進行中國及東南亞的性別與科技新創產業及女性創客的研究。

李鎮邦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大學主修法律與國際政治,博士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社會系,哈佛肯尼迪學院博士後,中文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學術資深顧問,大學畢業後在草根的社區大學工作過三年,研究興趣廣泛,以組織理論和社會運動理論為總綱探索當代亞洲和世界的各項議題,近年來關注焦點包括了比較醫療與健康體系,宗教與社會創新,全球社會科學知識生產與分工,中國崛起和歐亞大陸整合,目前正在完成對慈濟運動發展研究的專著。

Categories
公民社會沙龍

2021公民社會沙龍第一回:逆境下的社交媒體和內心安定

四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主辦單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創新研究中心

活動日期:四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活動時間:12:30-14:00
活動平台:Zoom
講者分享語言:普通話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PqGCMr372qDymGiM8

活動介紹

一段時間以來,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體驗了前所未有的逆境和壓抑。疫情肆虐下,除了愈來愈多的工作和學習移師網上進行外,連與同伴和家人交流和支持也愈來愈倚靠網絡。人與人間的交流方式似乎已靜靜地起著巨大的變化,像Clubhouse等的新型社交媒體更是乘勢而起,令不同地域和背景的人得以在同一平台上交流。一方面,這樣的交流固然提供了人們彼此了解和支持的珍貴機會,令不少人在網上得到了接納和安慰。但另一方面,網絡平台使用者間巨大的背景差異也造成了強烈的觀點撕裂和仇恨言論,反而增加了我們的焦慮和壓力。到底逆境之下,社交媒體和我們的內心安定有著怎樣的關係?

這一次的公民社會沙龍,我們邀請了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方可成老師跟我們分享他應用社交媒體的經驗,以及對社交媒體與內心安定關係的觀察和想法,也會從學術角度出發,分析社交媒體的特性。

講者介紹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博士,曾在內地報紙《南方週末》擔任記者,「新聞實驗室」和「政見CNPolitics」發起人。